日前,2017年第一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发布。审计署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,持续组织对31个省份和29个中央部门、10户央企跟踪审计,抽查1172个单位2322个项目,涉及资金2378.12亿元。“三去一降一补”五大任务落实得如何?尤其是脱贫攻坚补短板工作推进得怎样?这些都成为本次审计的重点。
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,审计监督在维护经济安全、推动政策落实等方面,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新近“出炉”的2017年第一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,运用的正是审计监督方式,通过对31个省份和29个中央部门、10户央企进行跟踪审计,揭开“数据外衣”背后的各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,精准发现问题、查找不足,为下一步“对症下药”提供信息支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弹好了审计监督的“前奏曲”,还应做好“后续文章”——在跟踪问效上持续发力。相关部门对于审计深挖细查出来的问题,要用“死磕到底”的恒心、“动真碰硬”的魄力,逐级分解任务,层层落实责任,督促有效整改。同时,还应适时开展审计“回头看”,对审计决定执行和审计整改情况,开展常态化联合督查。对决定执行不力、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部门,严肃追究责任,用严问责、常追责倒逼各单位把整改责任扛在肩上。唯有让“发现问题、压实责任、有效整改”形成良性循环,审计监督才会最大限度发挥作用。(钟盛明)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