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巾之亂
编辑
“
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
”
——黄巾起义军口号
汉灵帝光和七年甲子年(184年),張角相約信眾在三月五日(4月3日)以「蒼天已死,黃天當立,歲在甲子,天下大吉」為口號興兵反漢;「蒼天」是指東漢,「黃天」指的就是黃巾軍,而且根據五德終始說的推測,漢為火德,火生土,而土為黃色,所以眾信徒都头綁黃巾為記號,象徵要取代腐败的后漢王朝。張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機關門上寫上「甲子」二字為記認,另一方面派馬元義到荊州、揚州召集數萬人到鄴準備,又數次到洛陽聯合宦官封胥、徐奉,想要裡應外合。
在起事前一個月,張角的門徒、濟南人唐周向官府告發,供出洛邑的內應馬元義,馬元義被車裂,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,誅連千餘人,並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。[11]由於事出突然,張角被迫提前一個月在二月(3月4日)發難,因為变民頭綁黄巾,所以被朝廷稱為「黃巾」或「蛾賊」、「蟻賊」,張角自稱「天公將軍」,張寶為「地公將軍」、張梁為「人公將軍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。一個月內,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有農民起義,黃巾軍勢如破竹,“殊不畏死,父兄殲殪,子弟群起”[12],州郡失守、吏士逃亡,震動京都。
漢室部署
编辑
劉備關羽張飛參與平定黃巾之亂
漢靈帝於三月戊申日(184年4月1日)拜何進為大將軍,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屯於都亭,整點武器,鎮卫京師;又自函谷關、太谷、廣城、伊闕、轘轅、旋門、孟津、小平津等各關口,設置都尉駐防;下詔各地嚴防,命各州郡準備作戰、訓練士兵、整點武器、召集義軍,如劉備就受到商人張世平、蘇雙資助組織義軍。時中常侍呂強言於漢靈帝說:「黨錮久積,若與黃巾合謀,悔之無救。」(黨錮之禍積怨日久,若果與黃巾合謀,恐怕已經無救了。)漢靈帝接納提案,在壬子日(4月5日)大赦黨人,發還各被流放的罪犯,要求各公卿捐出馬、弩、兵器,推舉眾將領門第的子弟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面試。
而另一方面又發精兵鎮壓各地舉事: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,與張角主力周旋;皇甫嵩及朱儁各領一軍,控制五校、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,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,朱儁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,帶同鄉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、泗水精兵,共千多人出發與朱儁軍連軍。於甲子日(4月17日)[13],張曼成攻殺南陽郡守褚貢,響應張角。
官兵在首戰並未得利,於四月,朱儁軍就被黃巾軍波才所敗而撤退,皇甫嵩唯有進駐長社防守,被波才率大軍圍城,官軍人少,士氣低落。又汝南黃巾軍在邵陵打敗太守趙謙,廣陽黃巾軍殺死幽州刺史郭勳及太守劉衛。
反击
编辑
五月,漢靈帝見皇甫嵩被圍,派骑都尉曹操率軍救援。不過援軍未到時,皇甫嵩已心生一計,在傍晚時份吹起大風,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,利用黃巾軍營寨周圍的雜草,火攻黃巾,大呼進攻,城上亦舉出火把響應,皇甫嵩以鼓助戰,衝入敵陣,大破敌軍,黃巾軍大亂,四處奔走。又遇上曹操的援軍,被皇甫嵩、朱儁和曹操三面夾擊,屠殺數萬人,官軍勝。
六月,南陽太守秦頡與張曼成戰鬥,斬殺了張曼成。黃巾軍便改以趙弘為帥,以十餘萬人佔據宛城。而皇甫嵩與朱儁軍繼續進擊汝南、陳國的黃巾軍,追擊波才到陽翟,最後在西華大敗彭脫,餘軍想逃到宛城,但孫堅登城先入,眾人蟻附般推進,大破敵軍,成功討平豫州一帶的黃巾軍。另一方面,盧植數戰間大破張角,斬殺萬多人。
張角唯有撤到廣宗,盧植建築攔擋、挖掘壕溝,製造雲梯,將可攻下城池。正值漢靈帝派小黄门左豐視察軍情,有人勸盧植賄賂左豐,但盧植不肯,左豐便向靈帝上表進讒:「廣宗賊易破耳。盧中郎固壘息軍,以待天誅。」暗示盧植圍賊不攻,意在「養寇自重」。靈帝大怒,用囚車押解盧植回京師。朝廷唯有下詔再重新調動將領:皇甫嵩北上東郡;朱儁則攻南陽的趙弘;而以董卓代替盧植。而同樣宗教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叛變,領導人「天師」張修則亦在起兵攻打郡縣,但未受到靈帝重視。
剿滅餘敌
编辑
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共一萬八千兵圍攻趙弘,但六月至八月也不能攻克,京師有奏議徵朱儁回師,幸而張溫上表說情,靈帝才未行。但消息传开,朱儁急迫,进攻趙弘,趙弘被殺,由韓忠代替。朱儁又因兵力不足,便擴大防圍、建築陣壘,堆砌土山觀望城內。朱儁軍鳴鼓攻打西南,黃巾軍注意力被引開,朱儁則親率五千精兵掩殺東北,偷襲敵人後方,攻入城池,韓忠唯有退保內城。
黃巾軍受挫,士氣低迷,向官軍投降。張超、徐璆和秦頡都認為可以接受,但朱儁認為如接受的話,會給百姓有利則為賊,無利则乞降的錯誤觀念,便不接受並急攻,可是數戰不克,朱儁登上土山觀望城内情势,明白黃巾军投降不成且毫无退路,唯有拼死一戰,所以未能攻克。朱儁便解開圍軍,韓忠果然出戰,被朱儁大破,朱儁向北追擊韓忠數十里,斬殺萬多人,韓忠投降,而秦頡对韓忠积怨已久,便將他殺死。這舉動反令黃巾餘黨不安,又推孙夏(《演義》改名為“孫仲”)為帥,据守宛城内城。朱儁再次急攻,十一月癸巳日(185年1月11日)黃巾軍敗走,官軍追至西鄂精山,又被大破,斬殺孙夏及萬多人,黃巾軍解散,宛城一帶平定[14]。中平二年(185年)春季,班師回雒陽。
另一方面,皇甫嵩八月到達東郡倉亭,大破、生擒卜巳,斬殺七千多人。而董卓進攻張角不成功,無功而還,靈帝便在乙巳日(9月20日)要求皇甫嵩繼續北上。不過,張角已經病死,在十月於廣宗便和張梁戰鬥,張梁軍多势強,於首戰不能攻克。在明日,皇甫嵩閉營與士兵休息,另一方面派人觀察敵軍舉動,黃巾軍戰意顿时鬆懈,皇甫嵩便乘夜率兵,在黎明時份突襲敵陣,戰至下午,成功大破敵軍,斬殺張梁及三萬多人,逃走時溺死於河水中的也有五萬多人,焚燒車輜三萬多輛,虜獲人數甚多。而張角則被破棺戮屍,運首級回京師。十一月,皇甫嵩與鉅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陽,成功斬殺張寶,俘虜十多萬人。黃巾之亂暫平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