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瀚森的技术特点很有意思。大个子球员该有的基本功他都有,内线脚步相当扎实,传球视野也不错。最让人意外的是他居然能投三分,虽然手型还需要微调。防守端移动速度不算快,但站位选择很聪明。在实战对抗中,他的表现往往比训练时更出色。这种特质在NBA球探眼里特别吃香,毕竟比赛不是单挑,团队配合更重要。
说到NBA对中国球员的期待,就不得不提当年的姚明。2002年状元秀,直接把火箭队带成了中国球迷的主队。后来易建联第六顺位被雄鹿选中,周琦第二轮43顺位去了火箭。现在轮到杨瀚森,压力可不小。球迷们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下一个姚明,但现实往往很骨感。周琦在火箭那会儿,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展联盟度过,上场机会寥寥无几。
这次杨瀚森的选秀行情之所以被炒得这么热,经纪团队功不可没。里奇保罗在NBA的能量众所周知,当年能把落选秀塔克运作成冠军成员,现在推个首轮秀自然不在话下。但篮球终究要靠实力说话,光靠运作可走不远。看看独行侠那边,明明对杨瀚森很感兴趣,可惜手里没有合适的选秀权,只能干着急。
对于杨瀚森来说,选对球队比顺位高低更重要。去争冠球队大概率要坐穿板凳,去重建球队又怕被耽误。步行者这种中游球队或许是最佳选择,战术体系强调团队配合,正好发挥他的策应能力。篮网也有中国老板蔡崇信坐镇,市场因素可能会加分。但话说回来,现在讨论这些还为时过早,得先看试训表现如何。
国内球迷的心情可以理解,毕竟太久没看到中国球员在NBA站稳脚跟了。但期望值太高未必是好事,当年周琦就是前车之鉴。被捧得越高摔得越惨,这种例子在体坛屡见不鲜。杨瀚森才18岁,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,没必要现在就给他扣上"下一个姚明"的大帽子。
美国球探看中的是他身上那种独特的比赛感觉。在五对五实战中,他的篮球智商体现得淋漓尽致。这种特质在数据上可能看不出来,但懂球的人一看就明白。不过NBA的对抗强度可不是闹着玩的,很多在欧洲联赛大杀四方的球员,到了美国都水土不服。杨瀚森需要做好心理准备,新秀赛季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。
从技术层面来看,杨瀚森最需要改进的是投篮稳定性和防守移动速度。现代NBA对大个子的要求越来越高,光会低位单打可不行。约基奇之所以能成为MVP,就是因为他在保持传统中锋技术的同时,还开发出了顶级的外线能力。杨瀚森要走的路还很长,现在说接班约基奇确实为时过早。
选秀这事儿向来充满变数,去年就有不少预测前五的新秀最后掉到乐透区外。杨瀚森目前最大的优势是年龄,18岁意味着巨大的成长空间。再加上里奇保罗的运作能力,首轮中选的可能性确实不小。但具体能到哪个顺位,还得看后续试训表现。毕竟NBA球队都不是傻子,不会因为经纪人的面子就随便用高顺位签赌一个未知数。
中国篮球太需要这样的好消息了。自从周琦离开NBA后,中国球员在这个最高舞台上销声匿迹。杨瀚森的出现重新点燃了希望,但球迷们还是要保持理性。就算最后真在首轮被选中,也不代表立即就能打出名堂。强如姚明,新秀赛季也经历过适应期。重要的是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支持,让年轻人能够稳步成长。
眼下最实际的问题是杨瀚森应该参加哪些球队的试训。11支球队发出邀请,但没必要全都去。重点考虑那些手握25-35顺位选秀权的球队更明智,比如篮网、步行者这些已经表达过强烈兴趣的。试训表现直接决定顺位高低,必须做好充分准备。美国那边的训练师已经着手调整他的投篮手型,争取在试训时给球队留下深刻印象。
NBA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从未减弱。从姚明时代开始,中国球员就自带商业价值。杨瀚森如果能成功登陆NBA,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球队会对中国球员格外关注,毕竟谁不想复制火箭当年的成功?但竞技体育终究要靠实力说话,商业价值再高,打不上球也是白搭。
杨瀚森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无论最终顺位如何,这都将是中国篮球的一个重要时刻。球迷们既不要盲目乐观,也不必妄自菲薄。保持平常心,给年轻人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,或许才是最好的支持方式。毕竟篮球之路漫长,选秀只是起点而非终点。
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,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。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,就得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